中亚钼矿项目
该矿平均品位达0.3%,潜在经济价值超5000亿元。然而,当地选矿工艺陈旧,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40%,亟需现代化技术提升效益。中焦凭借在钼矿选矿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全球化项目经验,成功承接该钼矿选矿厂建设任务。项目采用智能化、低耗能设计,助力该国实现钼矿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。

项目背景
该矿平均品位达0.3%,潜在经济价值超5000亿元。然而,当地选矿工艺陈旧,资源综合利用率不足40%,亟需现代化技术提升效益。中焦凭借在钼矿选矿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全球化项目经验,成功承接该钼矿选矿厂建设任务。项目采用智能化、低耗能设计,助力该国实现钼矿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。
生产线流程
针对该钼矿的嵌布粒度细、伴生矿物复杂等特点,中焦技术团队优化设计“两段破碎-阶段磨选-高效浮选-深度脱水”工艺流程,并配置全套自动化设备,具体流程如下:
钼矿破碎
爆破后的原矿经料仓进入重型振动给料机,均匀输送至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(初破,粒度≤100mm),随后由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进行中细碎(二破,粒度≤25mm),为后续磨矿提供理想原料。
钼矿研磨
破碎后的钼矿颗粒进入节能型球磨机进行闭路湿式研磨,搭配双螺旋分级机实现粒度分级控制,未达标颗粒(>0.2mm)返回球磨机循环研磨,合格矿浆(细度-200目占比≥90%)进入浮选系统。
钼矿浮选
矿浆在高效预处理器中与捕收剂、起泡剂等药剂充分混合,随后进入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进行“一粗两扫三精”多段浮选,最终获得钼品位≥45%的精矿浆,尾矿经环保处理后达标排放。
精矿脱水
浮选后的钼精矿浆经深锥浓缩机高效浓缩,底流通过立式压滤机初步脱水,再经燃气式回转烘干机深度干燥,最终产出含水率≤8%的成品钼精矿粉(Mo≥50%),满足国际冶炼标准。
项目成果
该生产线投产后,钼精矿回收率从传统工艺的65%提升至92%,精矿品位稳定在50%以上,年处理量突破30万吨,综合能耗降低25%。中焦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,人工干预减少40%,运营成本显著下降。项目不仅带动当地矿业技术升级,还创造超300个就业岗位,成为中亚地区钼矿开发的标杆工程。中焦通过此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钼矿选矿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,为“一带一路”矿产资源合作提供成功范本。